網站頁籤
最新文章
個人履歷
門診時刻表
醫美與保養
指甲矯正
皮膚與毛髮疾病
媒體採訪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怎麼寫醫療部落格?怎麼經營粉絲專頁? 【2017社群經營與創新衛教講座心得】
作者:
王筱涵
醫師
今年陸續看到邱品齊醫師主辦的幾個令人心動的活動,「簡報設計與演講技巧分享會」和「藥妝品學研習活動」時間上都無緣參加非常扼腕,2017年底的「社群經營與創新衛教」講座終於有機會參與了。
想開始寫醫療部落格的人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閱讀更多 »
2017年12月9日 星期六
冬季乾癢和冬季溼疹來襲,醫師教你如何預防和治療乾燥性皮膚炎!
作者:
王筱涵
醫師
天氣轉冷了,40歲的王先生的皮膚變得乾燥,
小腿前側
和
四肢
摸起來開始
粗糙、脫屑
、甚至
搔癢
,吹到冷風之後又特別不適。王先生拿了太太的香氛保濕身體乳液擦拭之後有所改善。
10歲的王妹妹和70歲的王奶奶也出現類似的皮膚乾癢不適,但拿了同樣的保濕乳液擦了之後卻沒有改善,甚至還出現皮膚
乾裂狀紅疹
。
我們同樣都有擦保濕劑,但為何沒有同樣的改善呢?
全家一起去看了皮膚科,醫師說王先生是「冬季乾癢」,擦一般的
保濕乳液
就可以改善。王奶奶是「乾燥性皮膚炎」或是「冬季溼疹」,年紀大了,皮膚保水度和皮膚脂質層都減低許多,又加上喜愛泡熱水澡和泡湯,皮膚保養需要
油性保濕乳霜
或
凡士林油膏
,發炎紅疹處則要配合外用藥物治療。
王妹妹則是小時候有異位性皮膚炎,雖然長大後穩定許多,但仍是乾性敏弱型膚質,到了冬天也會有「冬季溼疹」或是異位性皮膚炎惡化的表現,香氣濃厚的乳液既不夠保濕又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建議使用
低敏感性、不含香精
的
保濕乳霜
。
閱讀更多 »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北醫醫學資訊研究所【期中考必修秘笈?】
開學快三個月了,每天醒著的時間幾乎都是三選一:顧小孩、皮膚科門診或治療、研究所上課和研究計畫。
11月中旬期中考期間,一堆事情擠在一起也算是焦頭爛額的了,趁著記憶猶新的時候,紀錄一下最近在醫資所都做了些什麼吧!先從必修學分開始分享。
閱讀更多 »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圓禿」?「鬼剃頭」?讓醫師告訴你得了圓形禿該怎麼辦?
作者:皮膚科 王筱涵醫師
圓禿(Alopecia Areata)又稱鬼剃頭或油風,是皮膚科很常見的疾病,一個人在一生中發生圓禿的機率為2% ,任何年紀和性別都可能發生,但最常見出現在20-40歲的年紀,有兩成的病患則是在青少年的時期發病
[1]
。
臨床表現為
硬幣般大小、一塊或多塊光溜溜
的無毛區域,不痛不癢,很多病患都是突然摸到或是去美容院整理頭髮的時候才注意到。除了
頭皮
落髮,
眉毛、睫毛
、
鬍子
和其他部位的
體毛
也可能發生。
閱讀更多 »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皮膚科「照光治療」該注意哪些細節?常見問題一次回答!
作者:皮膚科 王筱涵醫師
相關【影音採訪】:
人體實驗室 特殊波段不傷膚 紫外光能治乾癬
什麼是「照光治療」?
照光治療
或
光照治療(Phototherapy)
是一個通稱,在不同的科別、用不同波段的光源、治療不同的疾病。在小兒科是用來治療
新生兒黃疸
,以
藍光
(波長約425-475nm) 進行照光治療;在皮膚科最常用的是
窄波段紫外線B光
(UVB 311nm),其他的光照治療則包含:
長波紫外線A光
(UVA1)、
光化學療法
(psoralen and ultraviolet A ,PUVA)、
紅藍光治療
以及
光動力療法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閱讀更多 »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皮膚科以外的大小事─為什麼念碩士不直接念博士?
作者:
王筱涵
醫師
開學以來,反覆被問過很多次,連我自己都問自己,念碩士究竟是為什麼?又為什麼不念博士?
其實大部分的人或醫師,念研究所最直接的理由是工作需要或是主管逼的。但我其實是自己的意願為主,所以糾結點的確是:碩士還是博士?
閱讀更多 »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無論是富貴手還是汗皰疹,醫師教你「手部濕疹」的解決良方!
作者:
王筱涵
醫師
本文獲「照護線上」於2017/10/4 全文刊載
。
50歲家庭主婦,每天辛勞地煮飯、洗菜、洗衣、擦地板,因為覺得不方便所以並沒有養成戴手套做事的習慣,長期下來手指的皮膚變得
粗糙、脫皮
,甚至在
冬天
碰水之後皮膚整個又
癢
又
痛
、
紅腫
和
龜裂
有傷口,也就是俗稱的「富貴手」。
25歲上班族,小時候有異位性皮膚炎的體質,手掌和手指側邊反覆出現
搔癢的小水泡
,每次工作
壓力
大、天氣
悶熱
冒手
汗
或是手戴
金屬
飾品就會有加重的情形,長期反覆發作之後手指皮膚也變得粗糙、容易脫皮,皮膚科醫師診斷為「汗皰疹」,建議要積極治療和保養,預防復發。
先說結論
「富貴手」和「汗皰疹」都是「手部濕疹」,仍建議由專業的醫師來確立
診斷
,並排除黴菌感染或乾癬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對付手部濕疹發作,「
正確藥物、同時保養、預防復發
」,三者缺一不可,除了急性發作時擦藥或吃藥,正確的手部照護非常重要,才能根本性的解決問題。
手部濕疹照護的三「不」,
不能乾、不能濕、不能刺激
。
該怎麼做呢?讓我們看下去。
閱讀更多 »
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個人簡歷】王筱涵醫師 皮膚專科
皮膚科專科醫師・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指甲矯正、青春痘、異位性皮膚炎、美容醫學
Taiwanese Dermatological Association Board-certified Dermatologist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Wan Fang Hospital,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閱讀更多 »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接受「液態氮.冷凍治療」,要注意什麼?
作者:王筱涵 醫師
本文獲「照護線上」於2017/9/16 全文刊載
。
什麼是「液態氮冷凍療法」?
液態氮冷凍療法在皮膚科是一種常見的物理性療法,利用攝氏零下196度的液態氮 (liquid nitrogen),到達皮膚表面約零下20-50度,透過
冷凍
與
回溫
數個循環,
凍傷破壞病變
的表皮細胞,造成病變的皮膚細胞壞死,陸續結痂而後一層層脫落,來達到治療效果。
閱讀更多 »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致命的藥物疹---史蒂文生強生症候群/毒性表皮壞死
作者:王筱涵 醫師
2020/12/10 更新
八十歲臥床的爺爺,因為肺炎和多重疾病住院,最後因為感染加劇必須使用
多種抗生素
,但爺爺失智無法表達是否有眼睛或口腔的不適,直到出現身上零星的小水泡,臨床醫師懷疑藥物疹,並且根據臨床症狀、用藥的時序性以及皮膚切片檢查,初步診斷為
磺胺類抗生素(TMP-SMX)引起的史蒂文生-強生症候群(SJS)。
雖然已經儘早停藥,但身體的免疫反應非常劇烈,整個病況急速惡化到大面積的
毒性表皮壞死(TEN)
,全身皮膚脫落、嘴巴和眼睛的黏膜潰爛,又出現多重器官衰竭的併發症,最後不幸死亡。
三十歲的女性,去減肥診所拿不知名的減肥藥,服用藥物三天後,開始出現
發燒、咳嗽、眼睛灼燒感、口腔黏膜潰瘍、皮膚也開始出現大片紅疹
,醫師發現她的減肥藥內含有
抗癲癇藥物(phenobartital)
,根據臨床症狀、用藥史以及皮膚切片檢查,診斷為
抗癲癇藥物相關的毒性表皮壞死(TEN)。
雖然立即停藥並安排住院,但病況仍然急遽發展到
全身近90%皮膚都脫落、口眼黏膜潰瘍、疼痛難忍
,醫療團隊給予類固醇、全身皮膚換藥和各種支持性療法,煎熬了二週之後,病情才漸趨控制,慢慢長出新生的皮膚。
閱讀更多 »
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什麼是藥物過敏?自我檢視,提高用藥警覺!
作者:皮膚科
王筱涵
醫師
本文獲「照護線上」於2017/9/12 全文刊載
。
「你有對什麼藥物過敏嗎?」pyrin藥物、阿斯匹林、某些抗生素或止痛藥等等,都是常聽到的回答,而這大多數人所經歷的藥物過敏都是
輕微的藥物過敏
,也就是吃下了某種藥物之後數小時,就覺得身體癢癢的、皮膚略微紅紅的或是出現類似蕁麻疹的表現,而這些狀況大多停藥之後就會自行改善。
另外一群的藥物過敏並不是馬上出現,第一天吃沒事,第二天吃也沒事,直到吃到第三天或是甚至有人連續吃了數天數週的藥物之後,身體才開始出現紅疹搔癢反應,而大部份這種
延遲性的輕度藥物疹
也都是盡快停藥之後,配上一些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藥物,過敏的狀況就會逐漸消退。
但是,有一小部分的人就不是這麼幸運了,連續吃了數天到數週的藥物之後,開始眼睛灼熱、口腔吞嚥不適的狀況,但不以為意的又過了幾天後,開始出現明顯的皮膚疼痛性紅疹甚至是形成水泡,最後就醫發現是
嚴重型的藥物不良反應
,也就是惡名昭彰的
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
,全身大面積的皮膚剝屑、嘴巴和眼睛的黏膜潰爛,又出現多重併發症,甚至不幸死亡。
接下來就來告訴大家,到底什麼是藥物過敏?有哪些檢查可以做嗎?有哪些危險的前兆要注意?
閱讀更多 »
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小心「病毒疣」會傳染,怎麼治療和預防?
作者:
王筱涵
醫師。
本文獲「照護線上」於2017/8/22 全文刊載
。
腳底長一顆顆表面粗糙的凸起物,醫生說是病毒疣,怎麼辦?
治不斷,新的又來亂的病毒疣,怎麼治療和預防?
閱讀更多 »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指甲矯正器」:捲甲與嵌甲的新一代非侵入式治療
作者:萬芳醫院 皮膚科
王筱涵 醫師 / 黃愉真 醫師
大腳趾
凍甲又甲溝炎
,走路痛不欲生,到診所吃了幾天
消炎止痛藥
之後,又到大醫院去進行了
嵌甲手術
,醫師把插入的甲片移除、處理腫脹的趾甲肉和化學燒灼了指甲的生長點,過了一個多禮拜之後傷口終於復原。
相安無事了一年多後,趾甲漸長後又與趾甲肉碰觸到,
習慣性的又想把卡住的甲片挖出來
,卻又越弄越糟,但一想到手術的疼痛又讓人卻步,尋求了仿間許多敷草藥、修甲器、指甲美容的方法,趾甲變形卻沒有改善,甚至反覆的甲溝炎,令人沮喪。
深受嵌甲和捲甲所苦的病友,想要
根本性的矯正指甲
的問題又不想要手術的疼痛不適,最新的指甲矯正器是可以考慮的方式。
閱讀更多 »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凍甲越修剪越糟, 該怎麼保養和治療 ?
作者:萬芳醫院 皮膚科
王筱涵 醫師/黃愉真 醫師
「凍甲」是很常見的問題,腳趾凍甲比手指凍甲又來的常見許多。輕微的凍甲很多人會自己拿指甲刀修剪或是找美甲師處理,把刺進趾甲肉中的小甲片挖出來剪掉,再把趾縫汙垢掏乾淨,就會感到比較舒服,得到暫時的改善。
但不斷的往內深處修剪,把趾甲修的太短、太尖或太圓,兩側的趾肉向內靠攏生長,遇到新的趾甲往前生長,又會趾甲碰撞到趾肉,惡性循環再次造成凍甲的問題,反覆自己修剪或花錢請人修甲,卻始終無法根本解決。更嚴重者因處理不當,造成小傷口讓細菌趁虛而入,產生甲溝炎或是蜂窩性組織炎,或是長期造成慢性趾甲變形。
閱讀更多 »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抗癌藥物所伴隨的皮膚副作用,該如何治療與自我保養?
作者:皮膚科 王筱涵醫師。
本文獲「照護線上」於2017/7/23 全文刊載
。
“標靶藥物治療了我的癌症,但用藥的同時也讓我全臉、前胸長滿了
痛癢的痘痘
,怎麼辦?”
“用了抗癌的這些藥物之後
皮膚好乾好癢
啊,該怎麼做好皮膚的照護?”
“我知道這是救命的藥,但抗癌藥物帶來的
甲溝炎
讓我好難受,該怎麼辦?
李先生是一位大腸癌病患,曾接受過
開刀治療
及
化學治療
,由於癌症復發所以開始服用
標靶藥物
,但在他服用後2星期左右,
臉上、前胸後背甚至頭皮都開始長出大大小小的痘痘
,有的還化膿破裂,令他十分困擾,白天覺得難看不想出門,晚上又痛癢得睡不安穩。隨後被轉介到皮膚科給予
口服抗生素、外用抗生素和外用類固醇
合併使用,經過為期一個月的治療,加上
積極且正確的皮膚自我保養
,皮膚的狀況好轉,讓他在抗癌治療的同時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保養篇)面對惱人的痘痘,我有哪些保養妙方?
作者:皮膚科
王筱涵
醫師
“我痘痘吃藥擦藥效果都不好了,保養品用什麼有差嗎?”
“我痘痘有在吃藥啊,應該就不用額外擦保養品了吧?”
“人家痘痘有在擦很多保養品,能去角質、抗發炎、無油抑粉刺性、美白樣樣行,我應該就不用擦藥吃藥了吧?”
“有痘痘還好吧,誰都會長啊,幹嘛治療和保養,擦擦抹抹的多煩啊?”
我一直都認為在皮膚科的疾病治療上,給予
正確而即時的藥物治療
,加上
適合個人膚質的長期保養
(藥粧品的使用),對於改善疾病和調整膚質都是有非常大的幫助!
有些人買過一堆網路媒體加持的產品,桌面上瓶瓶罐罐(請小心,
絕對沒有什麼產品是便宜、快速、神奇有效又安全的呀)
; 也有些人則是不願接受藥物治療也不想做什麼皮膚保養(其實簡單保養並不難唷!),在這裡針對由內到外的保養,針對痘痘給予幾項保養上的建議。
照護線上全文轉載
閱讀更多 »
(治療篇)面對惱人的痘痘,有哪些治療方式?
作者:皮膚科
王筱涵
醫師
痘痘(痤瘡=痘痘=條仔=acne = pimple = zit)
痘痘程度輕微的人不看醫生也會好,但
適時的藥物治療+長期保養改善膚質
還是大部份的人所期望的。
痘痘程度嚴重的人看了醫生可能也不易好,必須
耐心用藥數月以上
才能改善,但若就此不願治療可能會進展地更嚴重,甚至造成難以去除的紅疤、黑疤,以及凹疤。
閱讀更多 »
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防曬每一天,皮膚科醫師教你怎麼正確擦防曬!
作者:
王筱涵
醫師
接著前一篇如何
正確選擇防曬產品
!
這一篇要與大家分享如何正確塗抹防曬產品?防曬我都塗多少? 擦多少量才能有效?
針對
UVB-SPF係數是在2 mg/cm
2
的劑量
所檢測出來,但
一般人塗的
量
其實都
不足
,只落在0.5~1 mg/
cm
2
的劑量。
閱讀更多 »
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防曬每一天,皮膚科醫師自己都怎麼挑選防曬用品?
作者:
王筱涵
醫師
Hello, Sunshine!
室內室外,晴天雨天,都該全面防曬
重視健康的妳/你,一起全面防曬
愛美的妳/你,請務必全面防曬
被皮膚病困擾的妳/你,一定要全面防曬
防曬迷思一: 防曬是女生愛美在做的,男生不用?!
防曬的迷思二:號稱防曬係數的粉餅、蜜粉、化妝品,就不用擦專門防曬乳吧?!
防曬的迷思三:選防曬品只要SPF50和PA++++就是最好的?!
閱讀更多 »
皮膚科醫師,我的皮膚病怎麼都不會好?
“醫師, 我這什麼皮膚病, 你怎麼沒有幫我抽血詳細檢查?”
“醫師, 我這皮膚病怎麼都不會好,你是不是開藥沒效呢?”
“醫師, 我濕疹都不會好, 我是不是免疫力有大問題, 要不要詳細檢查?”
“醫師, 人家擦某某膏就好了耶, 人家吃某某藥就好了耶, 人家做某某檢查了“
皮膚科醫師怎麼下診斷?一看就知道?
閱讀更多 »
較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