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舒顏萃】美得自然、低調抗老,帶妳了解舒顏萃的秘密。




作者:皮膚專科 王筱涵醫師

不想成為別人的樣貌,我想凍齡在年輕的自己。
不想變成塑膠臉,想要低調的抗老、美得自然如己。

如果可以,我們都想跟明星名媛一樣,各個都看不出年紀,膚質好、輪廓緊實飽滿、自然優雅。以目前的抗衰老、美容醫學的技術是做得到的,然而要有好的成效,大多需要複合式、多層次的治療方針。談到抗老、長膠原蛋白,舒顏萃注射是經典、歷久不衰的治療之一。

3D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 / PLLA),也就是常聽到的「童顏針」,在台灣名稱是「舒顏萃」,在香港稱為塑然雅,傳言阿湯哥及王菲都曾施打舒顏萃來對抗老化,舒顏萃能刺激自己皮膚底層,生成新的膠原蛋白組織,用於豐盈老化的凹陷、支撐重建年輕的輪廓。

很多人喜歡它自然的效果、漸進式的作用,長出來之後又可以撐的久。從治療凹陷、漸進式改善肌膚鬆弛,提升臉部平衡的美感,整體視覺年輕化。

舒顏萃(Sculptra)的成分和原理是什麼? 



舒顏萃主要成分為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 / PLLA),是一種與生物兼容、生物降解的微型注射粉末,不會引起體內排斥,也可以在體內自行代謝分解。跟我們人體自行製造的乳酸(像是運動完的乳酸堆積)不同,PLLA乳酸是經過再製造,把兩個乳酸鍵結變成大大小小的顆粒,延緩被人體代謝掉的時間。[1, 2]

注射後,乳酸停留的這個過程會刺激人體的反應,刺激纖維母細胞、巨噬細胞活化,膠原蛋白和細胞間隙的新生,也就是「誘發自體膠原蛋白新生」,讓歲月老化消失的體積逐漸增加,讓周邊組織增加支撐力和強度,達到輪廓緊實的功效,改善皺紋、鬆弛下垂、凹陷等問題。漸進式改善的效果,低調重返青春容貌。

適合施打哪些部位? 


隨著老化的骨架流失、輪廓失去型態,顴骨、眉骨可以進行深層注射,改善臉部線條;皮下脂肪組織凹陷,注射層次也會依照個人的組織老化流失程度,多層次注射填補,改善組織飽滿度、皮膚質地和紋路。膚質更豐潤有彈性、毛孔更細緻。 


常用位置:夫妻宮、臉頰凹陷、臉頰溝、中臉蘋果肌、法令紋、木偶紋、下顎線條、甚至頸部皮膚老化薄化都可以搭配處理。

不建議用在鼻子、下巴需要尖挺支撐的部位。皮膚較薄處,像是眼皮周圍、嘴唇四周、額頭也是相對不建議施打的位置,要特別小心產生皮下結節等併發症。

舒顏萃最主要能為膚質輪廓進行「深層打底」,針對老化所造成的骨骼、韌帶問題及脂肪流失移位,打在正確的位置,能夠從根本基底的改善問題,有別於單純用玻尿酸打太多的不自然感,恢復整體年輕度、自然好看。


生效得慢,但停留也久。生成之後,效果兩年。 


由於原理是漸進式刺激自體的膠原蛋白生長,的確沒辦法立即看出效果。雖然舒顏萃注射後的部位會明顯飽滿,但幾天之後,水份被身體所吸收,注射部位又回復到注射前的狀態。

大約一個月後才開始逐步生效,過程中乳酸顆粒會陸續崩解代謝、釋放作用,漸進式刺激促進膠原蛋白新生,組織新生的過程可以長達一年左右的時間,完全代謝掉的時間可以到24個月

跟玻尿酸產品不同,玻尿酸是立即填充、但九個月到一年就消失了。PLLA乳酸則是需要時間慢慢生效, 但可以持續在體內反應超過一年,刺激生成的天然自體的膠原蛋白也不會馬上消失,還會繼續在體內留存一段時間。但它仍然不是永久填充物,還是會隨著時間自然代謝,不用擔心會殘留在體內或是以後會無法改變。


需要打幾次?間隔時間? 別急,追求剛剛好的平衡。 


建議若要達到理想效果,注射會分次進行,一次1-2瓶,通常需要打2-3次左右,每次相隔2-3個月,之後就1-2年一瓶持續維持就夠了。

切記不求多、不求快,而是在安全性高、修復期短的前提下,精準打在需要雕塑填充的位置,讓皮膚有足夠的時間去修復改善,自然地新生膠原蛋白。

並不是打越多就會越年輕,打得頻繁就會快點生效,也並不一定要四到六周看不到明顯效果就再多打個幾瓶,我們的皮膚是需要時間去好好的調養改善,需要給它時間去激發、皮膚再新生,這個過程有時候是需要半年、一年的時間去達成。

如果需要急迫需要看到顯著效果的,建議會在中間間隔的時間,搭配玻尿酸達到填充膨潤,加上複合式配合緊實拉提的電音波,讓全臉輪廓線條更美好。部分朋友或許需要較長或較多療程,才能達到最理想效果 。




舒顏萃打幾瓶?打幾CC? 


PLLA乳酸是顆粒粉末,加多少水就可以泡製多少CC,所以重點也不是幾CC,而是一瓶裡面有效的量是固定的。如果遇到是以CC數去推銷,要小心當中有問題。

過度稀釋CC數增加,看似成本價格下降,實際上效果和品質都是下降。所以,舒顏萃是「瓶」計費,而非「CC」,原則上一瓶舒顏萃會泡製6-8 CC的量,依照部位去調整稀釋濃度,但整瓶的有效成分不變。 


施打安全嗎?有沒有什麼併發症? 


皮下結節產生,一般是因為稀釋量不足、懸浮液不夠均勻、打的深度太淺。像是不均勻打進淚溝韌帶、顳骨韌帶、額頭位置、嘴邊肌肉裡面,韌帶和肌肉會限制乳酸顆粒的均勻散佈,變得集中聚集成團,產生結節。另外還要注意感染性結節的問題,術前完整消毒、無菌器具使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要安全、有效又好看,溶液要正確均勻配製、注射場所程序要仔細、醫師要有精確細心的注射技巧。 


術後注意事項? 


剛注射後局部有些水腫的現象,約1-3天消退。術後需要持續按摩五天,每天按摩五次,一次約按摩五分鐘,按摩的功用是要讓舒顏萃能平均的分佈在肌膚組織內。另外,回家如果怕痛,不那麼勤勞按摩,稍微偷懶幾次,目前的文獻顯示是不會顯著增加結節機率[3]。


除了臉部緊實、改善凹陷,還有其他治療效果?


像是頸部回春、產後腹部妊娠紋,幫助緊實。還有用在痘疤治療,首先利用雷射光療設備或是皮下剝離進行疤痕組織的軟化破壞,接著將缺損的體積補回,選擇玻尿酸填補或是舒顏萃打入皮膚,刺激膠原蛋白的新生, 進一步填補痘疤凹陷。

我的個人經驗分享 


Sculptra要達到好的效果,有三個很重要的點,正確的濃度泡製、醫師的注射手法、精準的深淺位置和劑量拿捏。

我所參與的國際醫學論文的著作[4],就是優化舒顏萃的泡製,深入了解舒顏萃泡製後的聚左旋乳酸晶體的變化,注射的液體必須是均勻懸浮液,而不是上面一層水、底下一堆沉澱物,打水進去皮膚怎麼會有效,而沒有均勻的液體則是一堆結塊卡針,所以必須給予足夠的靜置時間、超聲波輔助配製技巧、適時加入麻醉藥,達到最佳生長效果、更能避免皮膚結節的併發症。

注射手法會加強特殊點位,增強拉提效果,並且安全地、均勻地進行多層次的注射。緊實膚質、增加體積和肌膚厚度,也深層骨架打底、緊緻輪廓。掌握每個人皮膚的厚度、深度,在適當的位置、進行不同層次的注射,給予適當的劑量。

身為皮膚科醫師,注射的產品會不會有副作用、會不會使肌膚受損,更是我的首要考量,自己因為天生臉型瘦長,產後哺乳也讓臉部膠原蛋白、皮下脂肪大量流失,顯得凹陷憔悴,當時一次就用了兩瓶舒顏萃,幾天後水腫消了就打回原形,之後幾周也是沒有什麼反應,陸續在兩三個月後開始有感,甚至半年後拍照,發現跟之前比起來,原本有菱有角的輪廓線變柔順些,漸進的方式去讓自己找回皮膚彈性、延緩老化鬆弛的痕跡。

最後提醒大家,刺激膠原蛋白的針劑是設計給同時具有醫學知識技術和藝術家思維的醫師,是原始的計畫者,有個整體全面的計畫,預先思量好膠原蛋白會長在哪邊,並不是諮詢師或美容師推銷產品說好了買幾罐,醫師就照著塗鴉上去,而是要從頭到尾參與整個注射的治療,每一次都確實紀錄用多少濃度、打了多少量、放在什麼部位。

每個人老化程度不同,皮膚緊實度、臉部脂肪、骨架的流失深度、臉型輪廓樣貌寬窄都不同,必須去拿捏針劑的濃度、劑量與施打的方位,預見生長出來的膠原蛋白,會出現在正確位置,才能持續漸進式改善的深層老化的問題,追求柔順自然的年輕好氣色。


Reference:
1. Lorenc ZP, Greene T, Gottschalk RW. Injectable Poly-L-Lactic Acid: Understanding Its Use in the Current Era. J Drugs Dermatol. 2016; 15: 759-62.
2. Vleggaar D, Fitzgerald R, Lorenc ZP, Andrews JT, Butterwick K, Comstock J, Hanke CW, O'Daniel TG, Palm MD, Roberts WE, Sadick N, Teller CF.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use of injectable poly-L-lactic acid for facial and nonfacial volumization. J Drugs Dermatol. 2014; 13: s44-51.
3. Wu DC, Goldman MP. The Efficacy of Massage in Reducing Nodule Formation After Poly-L-Lactic Acid Administration for Facial Volume Loss: A Randomized, Evaluator-Blinded Clinical Trial. Dermatol Surg. 2016; 42: 1266-72.
4. Li CN, Wang CC, Huang CC, Wang HH, Hsu NJ. A Novel, Optimized Method to Accelerate the Preparation of Injectable Poly-L-Lactic Acid by Sonication. J Drugs Dermatol. 2018; 17: 894-98.